“子承父业”卖串串 一家店火了十五年
来源:未知 作者:陈氏香鹅掌 发布时间: 2021-12-16 146次浏览
他“子承父业”卖串串,十五年间店面两次换址都没有离开圣母巷,顾客去他们家店,吃的不仅是串串,还有回忆

“子承父业”卖串串 一家店火了十五年

  他“子承父业”卖串串,十五年间店面两次换址都没有离开圣母巷

  顾客去他们家店,吃的不仅是串串,还有回忆

  这家串串香 火了十五年  一提起遂宁街边的美味小吃,肯定少不了南小区土豆。不过,在不少80后的心里,和土豆片“齐名”的还有二中串串。

  其实,二中串串并不是它的本名,只因它位于遂宁二中旁的圣母巷,以至于不少人都已忽略了它的真名——“火红串串香”。从2000年开业至今,这家普通的小店已走过15个年头,从父母的辛苦开创和经营,到子承父业的“创二代”开始崭露头角,多年过去,这家迁址两次却从未离开圣母巷的小店,每晚生意依旧红火,承载着不少遂宁80后的校园回忆。  两次换址

  都没离开圣母巷  90年代的圣母巷,因为毗邻学校,曾是串串香、租书屋和电子游戏一条街。只不过,那时的串串香不像现在这样有招牌有店面,街边摆上几张桌椅就是一家店,一到饭点儿,这样的小摊位就密密麻麻地布满在圣母巷的巷口。

  2000年,16岁的龚波和父母从桂花老家来到遂宁。那时,父母从供销社下岗,带着全部积蓄在圣母巷口租下了一间铺面,靠开药行为生,一家人吃住都在这里。可药行的生意并不好做,无奈之下,龚波的父母也去学习了做串串香的手艺,在药行外摆起了几张桌子,一毛钱一串的串串香,一天能卖20多元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龚波家的串串香逐渐在学生中打响了名气。不但二中的学生会趁着课间操的空隙冲出来吃上一盆,就连一中、三中的学生也专门在放学后慕名而来。

  2005年,龚波的父母关闭了药行,在圣母巷内租下两个门面,专心做起了串串香的生意。2010年,龚波接手火红串串香。虽然对小店进行了“升级改造”,但店面仍选在圣母巷内。之所以不愿离开,龚波坦言,这么多年,好多顾客从学生吃到结婚生子,如果轻易换了位置,顾客们会不习惯的。  两次调价

  十五年间仅涨了一角钱  晚上8点,逐渐暗下来的圣母巷没有沉寂,反而热闹了起来,走在巷子里,串串的香气随着油烟窜入鼻孔,亮堂的灯光下,火红串串香的小店里已经坐满了人。点好菜,坐上几分钟,一盆鲜香麻辣的串串就端上了桌,人们就着啤酒或饮料,三五朋友胡吹神侃,好不自在。

  老旧的店面,清一色的铁盆,荤素菜加起来不足20个品种的菜品……这就是火红串串香多年来的固定模样。不过,这并不影响它生意的红火——因为味道好,价格便宜,竟火爆到每晚店内的十几张桌子根本记不清翻了几次桌。

  来店里消费的,都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回头客。荤素2角,是火红串串香现在的价格,开了15年,只涨过两次价,而且每次只涨了5分钱。“做这行都是赚辛苦钱,一直要从早上忙到凌晨。干了这么多年,跟顾客们都有感情了,哪能说涨就涨啊。”龚波忙得不可开交,面对客人,脸上依然挂着职业的微笑。  两辈传承

  “创二代”的困惑和坚守  龚波还记得,创业之初父母很是辛苦,常常收拾完已经三四点钟,早上七八点又要起床去市场买菜。而作为“创二代”的龚波,为了帮父母撑起这家小店,从初中开始,他放学和周末都要来店里打杂,每天光是心肺就要串20多笼。那个时候,他对“串串”,更多的是厌倦。

  2010年,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,但父亲却生病了。为了照顾父亲,龚波每周一至周五都要陪父亲到成都治病,周末时赶回遂宁,帮着母亲打理小店。父亲去世后,其实龚波为接手之事也徘徊了很长时间,甚至有过关门不做的念头。他很怕将父亲多年的心血毁在自己的手上,最后他还是决定坚守父亲的事业。2013年,龚波对火红串串香进行了升级改造。除了店面装修一新外,菜品也更加丰富了。

  15年的时间,从5张桌子发展到现在,两代人的传承间始终坚持着开店之初的理念,新鲜、货真价实、不添加任何香料,保持香、麻、辣的传统口味。对于未来,龚波和还没有思考太多,但他坚信,无论做什么,父辈原始的产业都不能丢,“相比草根创业者,创二代更多地拥有了父辈所给予的资金支持、人脉资源以及经验上的调教,所以成功的机会也更多,关键是把心态摆正,脚踏实地,戒慎于细微之处,另外还要经得起诱惑,专注于长远的目标。”  经营趣事

  他的脸就是“招牌”

  不少学生慕名而来  这几年,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,某某店主因长相靓丽或帅气而走红,从而带动小店生意的新闻,其实,学生时代的龚波,也曾是火红串串香的一块“活招牌”,长相帅气的他“圈粉无数”,不少学生慕名而来,就是希望在吃串串时,能够见他一面。

  龚波笑说,他的确听到过这些传闻,也有不少顾客在和他熟悉后,告诉过他这些趣事。不过在他看来,火红串串香之所以生意兴隆,味道还是“第一生产力”,而且,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,如今的他,早已结婚生子,幸福的生活让他比原来胖了不少,“只有帅是不够的,市场最终拼的还是实力。”  “创二代”的成长记  前一天晚上忙到凌晨2点,采访当天上午10点半,龚波又开始在店里忙开了。既是服务员,又是“掌勺大厨”,龚波多年来的生活基本都和“串串”有关。在厨房切菜时,我忍不住问他:“你有没有后悔过?”思索了片刻,他说,这曾是他最大的困惑,他还曾觉得,正是由于父母的生意耽误了自己的发展,根本无法再做其他的事情。可正是在接班后,他才明白“创业难,守业更难”的道理。

  的确,在现在这个社会,“富二代”是静态的,而“创二代”则是动态的,他们的成长故事,并不如童话般华丽。他们想摆脱父辈的影响,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而龚波,正在这条路上从容应战。

  (记者 赵鑫)


双击编辑文本

地址:四川省绵竹市大树路159号  加盟热线:15983830005  联系人:李女士  版权所有 © 四川省陈氏香鹅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    保留一切权利 蜀ICP备2023018150号-1
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159 8383 0005

Sale Hotline

公众号

公众号